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策法规库>其他法规

转发区市容委河东区2005年冬季清融雪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 效 性】 河东政办发[2005]35号 【颁布日期】
【颁布单位】 【实施日期】 109100
【法规层次】 124 【文  号】 天津
【首选类别】 【次选类别】
【其它类别】 【其它类别】
【关 键 字】

各委办局,各街道、公司:

    经区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将区市容委拟定的《河东区2005年冬季清融雪工作实施方案》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明确责任,认真抓好落实。

二OO五年十一月十七日

    河东区2005年冬季清融雪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市政府冬季人民生活的工作部署和天津市清雪指挥部(津清指办〔2005〕14号)《关于2005年度清融雪工作预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区2005年度冬季清融雪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及责任分工为做好冬季清融雪工作,全区建立区、街道办事处两级清雪指挥部。

    (一)区清雪指挥部组织机构区清雪指挥部指挥由区委常委、副区长曹国安担任,副指挥由区市容委主任刘祺、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元祥、区环卫局局长韩振起、区综合执法大队队长张平、区市容委副主任刘勍担任。

    成员单位由区政府办公室、区人民武装部、区市容委、区环卫局、区综合执法大队、区市政园林局、交警河东支队、区建委、河东区天津站地区管理办公室、市排水四所、市桥梁管理所、区有线电视台等部门组成。区清雪指挥部设在环卫局,电话24328 920、24328921,传真:24320964.指挥部下设五个工作组,即:协调组、专业融雪组、宣传资料组、社会清雪推动组、街道清雪推动组。

    全区清雪工作在区清雪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协调下进行,实行条块结合,相互配合的方法,职能部门履行权属职责,街道办事处对所辖区域进行组织协调。

    (二)区、街道清雪指挥部职责区清雪指挥部职责:负责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全区清雪工作。负责组织行政区域内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街道完成辖区内的清雪任务。

    区清雪指挥部五个工作组具体职责分工是:1、协调组:协调各条口按时完成清雪任务,及时掌握和反馈各条口清雪动态信息。

    2、专业融雪组:负责融雪物资到位,落实、检查对主干道路、桥涵路面的融雪工作;负责组织部队对主干道路的清雪工作。

    3、宣传资料组:负责收集全区清融雪工作资料,及时向区领导和市清雪指挥部汇报,并向区有线电视台反馈通报信息情况;负责清融雪工作信息及总结。

    4、社会清雪推动组:负责推动区级机关单位驻区单位对责任路段清雪工作,掌握动态,向区清雪指挥部反馈信息。

    5、街道清雪推动:上情下达,沟通情况,了解各街道清雪进度,督促检查各街道清雪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各街清雪动态。

    街道清雪指挥部职责:与驻街单位核实清雪责任路段,签订冬季清雪责任书,督促、检查驻街单位的清雪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组织发动作用,动员社区志愿者和广大居民积极参加社区内的清雪工作。

    (三)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区市容委职责:负责条块清雪工作的推动检查工作;协调组织条块之间清雪工作的相互配合工作。

    区环卫局职责:负责对主干道路、涵洞、广场、繁华地区的喷洒盐水融雪工作;负责组织驻区部队对主干道路的清雪工作;负责准备堆存积雪的临时卸地。

    区人民武装部职责:负责协调驻区部队参加我区清雪工作。

    区综合执法大队职责:负责区级机关、有关企事业单位对责任路段清雪工作的推动和督察;负责推动驻区单位和沿路、沿街门脸单位做好清雪工作。

    区市政园林局职责:负责加强对花坛、绿地、树穴的管理,防止含盐积雪和垃圾倒入绿地、花坛;负责指导居民区内绿地的净雪堆放。

    交警河东支队职责:负责加强对融、运雪车辆的指挥疏导,维护清雪道路交通秩序,按区清雪指挥部的要求,负责临时调动社会单位的车辆配合清雪。

    区建委职责:负责指挥、协调各建设单位对尚未竣工或已竣工,但尚未向区有关部门办理交接手续的道路清融雪工作;负责推动各施工工地周边道路的清雪工作。

    河东区天津站地区管理办公室职责:负责天津站后广场地区清雪工作的推动和督察工作。

    市排水四所职责:负责提供、指定倾倒净雪的下水井口,并指派专人把守井口,指导净雪下井工作。

    市桥梁管理所职责:负责对桥面的清雪工作。

    区有线电视台职责:及时将区领导和区清雪指挥部对全区清雪工作的指令进行播发;及时宣传报道清雪工作。

    二、专业融雪工作内容

    (一)主要任务1、环卫专业队伍全力以赴做好清融雪各项准备工作。一旦降雪,其主要任务为:一是密切注意雪情变化,适时对重点道路、重点桥梁、桥涵实施喷洒盐水、融雪作业、防止结冰,为雪停后进行清雪创造条件;二是负责清除垃圾转运站、公厕门前的积雪,保证生活垃圾正常清运和方便群众如厕。

    2、降雪后,环卫队伍要根据清雪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出动洒水车实施融雪,确保27条主干道路及桥梁、涵洞交通安全通畅。

    (二)融雪秩序及操作方法1、盐水融雪本着先桥梁(立交桥)涵洞、重点干路,后一般道路的顺序进行,先喷洒非机动车道,再喷洒机动车道。要注意掌握融雪时机和车速,防止将盐水喷入花坛、绿地。

    2、要科学掌握盐水浓度配比,根据雪情及气候的变化,按波美度(波美比重计)进行配比。

    三、社会清雪

    (一)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清雪责任范围各街道根据道路面积和辖区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划分清雪责任地段,由街道办事处与驻街单位签订冬季清雪责任书。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行政负责人,负责本单位的清雪任务。清雪责任范围按以下原则划分:1、道路两侧的单位,其清雪责任范围:以该单位大门两侧至相邻单位(或居民)建筑物的分界线,纵深至道路的中心线。

    2、胡同里巷、楼群甬路的积雪,由社区居委会负责组织居民进行清理。

    3、摊群、集贸市场、存车场(处)的积雪,由主办(管理)

    单位负责组织清理。

    (二)社会清雪的基本方法和程序1、如果降小到中雪(降雪量在5毫米以下)时,清雪按以下范围确定重点,组织实施清雪:(1)主干道路的慢行车道;(2)繁华地区、市场等人流量大的地区的车行道和人行道;(3)一般道路、边远地区的车行道;(4)居民区道路、里巷。

    2、清雪工作的程序和原则(1)按照先主干道路后支路、先慢行道后快行道、先阴面后阳面、先繁华区后边远区的基本原则;(2)要做到随扫、随清、随运积雪,日堆日清除,不留雪堆,禁止雪堆垃圾戴帽;(3)充分利用中午时间,加大清雪进度,一是气温较高有利清雪,二是中午时间道路车辆、行人相对较少,便于清雪。

    3、如遇降大雪(降雪量在5毫米以上)时,区、街道清雪指挥部重要成员单位要全部到指挥部上岗,指挥区域清雪工作。

    (1)降大雪时,要立即做好各项清雪工作。特别是市容、环卫、市政园林、交警支队、综合执法大队、市排水四所,桥梁管理所等部门,必须首先进入预定岗位,按各自职责,组织、指挥单位和社会清雪工作;(2)区清雪指挥部根据雪情大小,适时要求交警河东支队调用社会单位的汽车、铲车等大型机械车辆,清除积雪;(3)各机关、企事业单位除留下值班人员外,其余的人要全部出动,清除责任路段积雪。区各局、公司,根据办公地点迁移,区清理指挥部重新划分责任路段。责任路段范围包括路段两侧便道。根据情况,区清雪指挥部可以调动和安排任何单位的人员跨责任区清雪。

    (三)清雪作业的要求和规定

    1、禁止将含盐积雪倒入绿地和花坛、树穴中;2、禁止将含有垃圾和杂物的积雪排入下水井中;3、禁止将积雪倒入排水井以外的煤气、邮电、电力、自来水等市政设施的检查井中;4、禁止向道路上铺撒灰沙等杂物;5、禁止向积雪上倾倒垃圾杂物;6、进行清雪入井作业时,井口必须设专人看护并注意维护交通秩序,作业完毕,必须立即盖好井盖。

    四、清雪质量验收标准

    (一)清雪时间要求做到以雪停后开始,原则上小雪24小时,中雪48小时,大雪72小时清完,特大雪由市清雪指挥部统一确定完成时间。

    (二)清雪后,主干道路、迎宾线两侧、绿地、花坛内无雪堆,繁华区、市场等人流密集区,要做到无雪堆、无散雪、无结冰、无乱倒。

    五、奖惩制度

    (一)区清雪指挥部要利用有线电视台和信息、简报等形式,及时宣传清雪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对完成任务好的单位要及时给予表彰。

    (二)对于违反《天津市市区清雪暂行办法》和有关城市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和相关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六、几点要求

    (一)各街道办事处及有关单位要对清雪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科学制定本街道清雪方案,做到组织、任务、设施、物资的四落实。各有关部门也要深入实际,检查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做到有备无患,树立雪情就是命令的意识。根据雪情,主动做出安排,各委、办、局要督促下属单位完成各自的清雪任务。

    (二)区环卫局要提前对溶盐设施及车辆进行全面检修,备足融雪用盐,储足盐水,并进行试运转,使之处于良好状态。同时在降雪期间,还要做好垃圾运输车辆的调配,保证垃圾日产日清不积存。在公厕保洁工作中,用盐水冲刷作业,防止地面结冰,摔伤群众。

    (三)各街道办事处、区环卫局、区市政园林局、区综合执法大队、交警河东支队、市排水四所等部门要建立联络网,保持通讯畅通,遇到雪情,及时到岗。

    (四)各街道办事处要与驻街单位签订门前清雪责任书,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的作用,一旦降雪要立即上岗,组织单位和居民进行清雪。

主办单位:北京京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访问量: